ISSN 1674-3865  CN 21-1569/R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 2009, Vol. 1 ›› Issue (5): 468-469.

• 理论探讨 • 上一篇    下一篇

从《素问·调经论》看小儿五脏“三不足两有余”理论

  

  1. 510630 广州,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系
  • 出版日期:2009-10-25 上线日期:2019-06-14
  • 作者简介:周永红(1976-),女,医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儿科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Email:kitty76@163.com。

  • Published:2009-10-25 Online:2019-06-14

摘要: 小儿五脏“三不足两有余”的理论渊源于《内经》,多代指病理上的邪正盛衰关系。随着历代医家的不断阐述,该理论在《内经》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深入。笔者复习文献后认为“三不足两有余”主要针对脏腑的生理特性而言,亦因为这些生理特性,若一旦发病,常可产生可预知的特定的病理特点。

关键词: 内经, 三不足, 两有余,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