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刘倩楠, 王彦超, 苗艺卓, 李岚. 性早熟的中西医病因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5, 17(1): 13-16. |
[2] |
崔晨, 李敬伟, 周君慧, 杨楚文, 赵鋆, 蒲晓伟. 小儿鼻鼽从虚从寒论治源流及徐氏儿科扶阳理论的应用浅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5, 17(1): 67-70. |
[3] |
彭玉, 吴敏, 刘启艳, 陈竹, 孙海鹏, 杨见辉, 冷丽, 庞平, 叶倩. 黔中黄氏儿科流派“运脾斡旋法”辨治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6): 468-472. |
[4] |
陈珂竹, 张伟. 中药热熨法治疗儿科疾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6): 485-488. |
[5] |
林羽贞, 王钇杰, 武洪辉, 秦雯, 刘璐佳, 王有鹏. 基于“肺与大肠相表里”论王有鹏教授治疗寒地儿童湿疹经验[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6): 540-543. |
[6] |
周君慧, 赵鋆, 叶伟成, 崔晨. 叶伟成教授运用徐氏儿科健脾化痰散结理论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4): 339-341. |
[7] |
王海, 刘嘉楠, . 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若干问题[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 15(3): 207-210. |
[8] |
高奎杰, 杨东新, 戴慧敏, 林健瑶, 张恒山, 吕颖, . 基于数据挖掘研究名老中医王伯岳治疗儿科疾病用药规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3, 15(1): 56-60. |
[9] |
曹霞, 张焱, 贾六金, . 贾六金教授治疗儿科脾胃病常用对药举隅[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2, 14(1): 86-89. |
[10] |
王盼盼, 陈梅, 杨莉丽, 张焱.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贾六金教授治疗儿童慢性咳嗽的用药特点[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 13(6): 522-525. |
[11] |
占科, 刘英, 胡勇智, 朱卫娜, 曾思瑶, 朱玲.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下的中医儿科门诊诊情变化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 13(4): 344-. |
[12] |
陈红飞,孙香娟,吴玲玉. 银翘马勃散在儿科的临床应用概况[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0, 12(6): 496-. |
[13] |
朱丽,陈词,吴秀清. 喜炎平注射液在儿科领域的应用现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0, 12(1): 12-16. |
[14] |
张喜莲,马融. 中医儿科学立体化教学模式在小儿癫痫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9, 11(3): 192-194. |
[15] |
徐万超,曹芳,虞坚尔,薛征,张新光. 海派徐氏儿科治疗小儿肺炎喘嗽治法治则的文献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9, 11(1):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