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 2025, Vol. 17 ›› Issue (1): 33-38.doi: 10.20274/j.cnki.issn.1674-3865.2025.01.007
武瑞莉,王雪峰,张秀英,史俊祖
WU Ruili1,WANG Xuefeng2,ZHANG Xiuying2,SHI Junzu1
摘要: 目的 观察黄英咳喘糖浆最大给药量产生的毒性反应以及是否具有成瘾性,为其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1)急性毒性实验:Balb/c幼鼠4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随机分为雄性空白组、雌性空白组、雄性给药组和雌性给药组,每组各10只。给药组以黄英咳喘糖浆最大浓度33.25 g/kg(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00倍),按40 mL/kg灌胃给药,一日2次,间隔6 h。空白组给予相同体积,相同次数的蒸馏水。观察并记录给药14 d内的毒性反应、死亡情况、体质量和摄食量。对死亡动物及观察期结束后仍存活动物进行大体解剖,观察主要脏器变化,计算脏器质量和幼鼠体质量的比值,得到肺指数和脾指数。(2)成瘾性实验:将50只Balb/c幼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黄英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相当于临床等效剂量的0.5、1、2倍)、复方甘草片组。按10 mL/kg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7 d。最后一次给药2 h后予幼鼠腹部注射盐酸纳洛酮溶液(0.013 mg/kg)催促戒断,观察30 min内的相应戒断症状(跳跃反应、直立行为、理毛阵数,是否有咬牙、咀嚼、流泪、流涎、呼吸急促、扭体、死亡等),并称量戒断前和戒断后30 min幼鼠体质量。同时检查幼鼠外观、有无分泌物、粪便颜色、性状。检测指标包括:病理组织学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相关血液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尿素氮、总蛋白酶、肌酐)。结果 (1)急性毒性实验:黄英咳喘糖浆灌胃后未见明显毒性;动物外观体征、行为活动未见异常,眼、口鼻、肛门未见异常分泌物,粪便形状等未见异常。给药后第1、5、10、14天两组幼鼠体质量和摄食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肺脾指数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成瘾性实验:注射纳洛酮后30 min内各组均未出现咬牙、咀嚼、流泪、流涎、呼吸急促、扭体、死亡等症状,黄英高、中、低剂量组和复方甘草片组幼鼠理毛阵数和直立行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黄英高、中、低剂量组幼鼠30 min内均未发生跳跃反应。复方甘草片组幼鼠共发生8次跳跃现象。各组幼鼠组织经解剖检测均未见明显的病理组织学异常。黄英各剂量组和复方甘草片组幼鼠血液生化指标变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英咳喘糖浆在临床剂量100倍情况下,幼鼠并未出现中毒症状,且在临床用量和用药周期的前提下不具有成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