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1674-3865  CN 21-1569/R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辽宁省基础医学研究所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0-02-25 上一期    下一期
    综述
    专栏
    “脊背六法”降低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脊背部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王雪峰,贾广良
    2010 (1):  2-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02
    摘要 ( 336 )   PDF(243KB) ( 67 )  
    目的探讨“脊背六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康复中降低脊背部肌张力的作用。
    方法〗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用肢体按摩加“脊背六法”,对照组仅用肢体按摩,两组均结合现代康复技术,3个疗程(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脊背部肌张力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儿经1,2个疗程的治疗后,在降低脊背部肌张力的时间与疗效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3个疗程后,两组患儿脊背部肌张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脑瘫患儿的临床康复中应用“脊背六法”,可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患儿脊背部肌张力,缩短康复疗程,提高康复疗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期干预对宫内感染致脑损伤仔鼠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李晓捷,吴琼
    2010 (1):  4-7.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03
    摘要 ( 202 )   PDF(479KB) ( 113 )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对宫内感染致脑损伤新生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能力的影响。
    方法30只孕17 d大鼠连续2 d腹腔注射脂多糖(450 μg/kg),设为脂多糖组,制备宫内感染脑损伤动物模型,生理盐水组6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将脂多糖组所产足月新生仔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损伤组和训练组,生理盐水组所产仔鼠为对照组,每组各30只。对训练组进行早期干预至日龄28 d,对照组、损伤组常规饲养;选取1,3,7,14,28 d各组仔鼠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海马齿状回颗粒层,BrdU阳性细胞的表达。
    结果(1)出生后1 d对照组、训练组、损伤组新生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层均存在BrdU,对照组显著高于训练组、损伤组(P<0.01)。(2)对照组BrdU阳性细胞数3 d开始增加,7 d达到高峰,14 d后下降,28 d接近正常成年大鼠水平。(3)早期丰富环境刺激后,训练组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层BrdU阳性细胞数在3 d开始增加,14 d达高峰,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1),28 d后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BrdU阳性细胞数在时间上均呈一过性增高表达。
    结论宫内感染致大鼠脑损伤可导致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降低,并较长时间内难以自然恢复;早期干预可激活脑损伤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能力,推迟高峰出现,延长作用“时间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期行为疗法降低仔鼠脑损伤致脑性瘫痪的实验研究
    庞伟,李晓捷,张士岭
    2010 (1):  8-12.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04
    摘要 ( 507 )   PDF(484KB) ( 104 )  
    目的研究早期行为疗法对降低仔鼠脑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影响。
    方法取孕18 d大鼠21只连续2 d腹腔注射脂多糖,剂量为450 μg/kg,6只孕鼠腹腔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随机选取脂多糖组仔鼠分为干预组(n=20)和非干预组(n=30),另设生理盐水组(n=30);生后2 d起,给予干预组仔鼠早期丰富环境刺激等行为疗法,另两组常规饲养;于生后25 d对3组仔鼠进行随意运动、姿势、肌张力、不自主运动、情感行为能力、倾斜板试验等检测,记录各项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取生后1 d的非干预组、生理盐水组仔鼠各10只、生后25 d的3组仔鼠各10只进行脑组织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S100蛋白阳性细胞检测。
    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生后1 d的非干预组仔鼠脑组织各部位(内囊、海马、胼胝体)的MBP阳性染色较生理盐水组仔鼠均明显减少、减弱(P<0.01);生后25 d的干预组仔鼠脑组织各部位(内囊、海马、胼胝体)的MBP阳性染色较非干预组仔鼠均增多(P<0.05),生理盐水组仔鼠脑组织各部位(内囊、海马、胼胝体)的MBP阳性染色较干预组、非干预组仔鼠明显增多(P<0.01);生后1,25 d的非干预组仔鼠脑组织各部位(内囊、海马、胼胝体)的S100蛋白阳性染色与生理盐水组仔鼠相比较,均明显增加、增强(P<0.01),干预组介于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行为学检测显示:干预组20只仔鼠中有4只鉴定为脑瘫鼠,非干预组有8只脑瘫鼠,而生理盐水组无脑瘫鼠。
    结论MBP、S100蛋白可以作为脑损伤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指标;早期干预可降低宫内感染所致新生鼠脑瘫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催产素受体基因与儿童孤独症关系的初步研究
    姜志梅,张丽华,吕智海,郭岚敏
    2010 (1):  12-14.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05
    摘要 ( 364 )   PDF(303KB) ( 119 )  
    目的探讨佳木斯地区人群催产素受体(oxytocin receptor,OXTR)基因多态性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
    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与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对30例孤独症儿童和30例正常儿童进行OXTR单核苷酸多态性片断rs2254298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测定。
    结果OXTR单核苷酸多态性片断rs2254298的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P>0.05),并且孤独症组和正常对照组在上述各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OXTR单核苷酸多态性片断rs2254298与儿童孤独症的发病有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脑性瘫痪中医文献计量学分析
    黄伟,王雪峰
    2010 (1):  15-17.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06
    摘要 ( 457 )   PDF(324KB) ( 120 )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国内中医(含中西医结合)现代文献特征进行分析,以总结规律,指导临床及科研。
    方法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以及文献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网络版数据库、中国知识网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940101/20080531,获得国内有关小儿脑瘫的相关文献;对15年间国内医学期刊正式发表的677篇小儿脑瘫中医(含中西医结合)文献进行文献数量、地区分布、研究方向、期刊分布的计量学研究。
    结果小儿脑瘫中医现代文献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河南、广东、江苏、湖南、上海、山东、辽宁、福建、北京、湖北等地区对其研究处于领先地位;主要以中医传统的针刺、推拿按摩、针灸及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法为研究方向,但对早期干预及其他辅助治疗手段的研究仍需加强;文献集中发表于康复、针灸、神经疾病及中西医结合杂志。
    结论小儿脑瘫国内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形成热点研究地区及重点研究方向,但创新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患儿不同亚型运动功能预后的回顾性分析
    钱旭光,刘振寰
    2010 (1):  18-20.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07
    摘要 ( 295 )   PDF(332KB) ( 105 )  
    目的分析不随意运动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不同亚型运动功能预后。
    方法回顾性调查46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特点,对张力障碍型、舞蹈徐动型、徐动痉挛型3种不同亚型患儿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系统(GMFCS)分级、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量表)评估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舞蹈徐动型、张力障碍型、徐动痉挛型组间比较GMFCS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徐动痉挛型级别最低,舞蹈徐动型最高(F=71.596,P<0.001);徐动痉挛型在GMFM88量表各功能区均明显低于舞蹈徐动型(P<0.001);张力障碍型在站立位、行走与跑跳能区明显低于舞蹈徐动型(P<0.001)。
    结论舞蹈徐动型脑瘫患儿多在4岁前获得自身行走能力,张力障碍型患儿部分可获得自身行走能力,徐动痉挛型患儿运动功能较其他类型明显落后,较难获得自身行走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头针带针语言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语言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梁兵,欧阳八四,蒲永鹏
    2010 (1):  21-2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08
    摘要 ( 221 )   PDF(357KB) ( 111 )  
    目的观察头针带针语言训练治疗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语言障碍的疗效。
    方法将61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同样环境中进行总体功能康复和语言治疗,观察组进行头针治疗,之后带针训练,而对照组不进行头针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接受语言能力、表达语言能力、智商测定、构音障碍等语言功能的康复情况及语言总体康复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在语言的接受、表达、理解能力、构音障碍的评估及语言康复的总体临床疗效上,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智力的改善上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头针结合语言治疗等综合治疗技术对脑瘫患儿语言功能的康复作用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头皮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合并智力低下临床疗效观察
    李华伟,马丙祥
    2010 (1):  23-24.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09
    摘要 ( 243 )   PDF(258KB) ( 100 )  
    目的观察头皮针治疗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合并智力低下患儿的疗效。
    方法将72例脑瘫合并智力低下的住院患儿,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在常规治疗脑瘫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头皮针治疗,对照组对症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智力提高效果。
    结果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22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头皮针治疗对提高脑瘫患儿智力水平有明显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刺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临床疗效观察
    李建龙,陈沛源,陈霄,李红刚
    2010 (1):  25-27.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10
    摘要 ( 328 )   PDF(382KB) ( 66 )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口服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疗效。
    方法将64例儿童多动症患儿按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针刺十三穴,配合口服静帅康胶囊、聪脑益智胶囊;对照组单纯口服中枢神经兴奋药、三环类抗抑药;两组患儿均进行行为认知训练。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儿进行“康纳多动评定表”评价,对比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29/31),对照组为91%(30/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儿童多动症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口服西药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体感音乐疗法降低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肌张力临床观察
    刘振寰,张丽红,尹鲜桃,李志林,冯淑琴
    2010 (1):  27-29.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11
    摘要 ( 377 )   PDF(392KB) ( 96 )  
    目的观察体感音乐疗法对降低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肌张力的疗效。
    方法将3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置于体感音乐床聆听中医五行音乐中角音30 min,分别于治疗前后测量3次内收肌角度、双侧腘窝角度、足背屈角度,取其平均值,评估肌张力,计算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
    结果体感音乐治疗后,受试患儿内收肌角度和腘窝角度明显大于治疗前,治疗后足背屈角度均小于治疗前,其关节活动度改善明显,治疗后肌张力、CSS评分均比治疗前改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儿均无不良反应。
    结论体感音乐治疗能降低痉挛型脑瘫患儿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长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训练中作用的临床研究
    姚献花
    2010 (1):  30-3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12
    摘要 ( 194 )   PDF(200KB) ( 53 )  
    目的观察家长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康复训练中的作用,寻找最佳康复方法,同时又减轻患儿家庭负担。
    方法选取126例脑瘫患儿,在治疗师治疗的同时,观察年龄、病情基本相同的患儿家长参与训练时间不同对患儿康复效果的影响。
    结果轻度脑瘫患儿康复总有效率100%(51/51),中度脑瘫患儿康复总有效率97%(58/60),重度脑瘫患儿康复总有效率80%(12/15);家长参与训练时间长者康复效果优于家长参与训练时间短者。
    结论家长参与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时间越长,康复疗效越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头皮针刺治疗脑性瘫痪患儿语言功能落后临床观察
    王宏杰
    2010 (1):  32-3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13
    摘要 ( 325 )   PDF(302KB) ( 147 )  
    目的在常规推拿按摩、功能训练治疗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基础上,观察加用头皮针刺对患儿语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瘫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推拿按摩、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头皮针刺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推拿按摩、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加用语言训练治疗,观察1个疗程后患儿语言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率70.0%(21/30),对照组显效率33.3%(10/30),观察组患儿语言功能改善较明显(P<0.05)。结论传统中医头皮针刺治疗可以提高脑瘫患儿语言功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性瘫痪患儿侧脑室后脚周围白质营养不良80例回顾性分析
    王辉,阎炳苍,赵宁侠
    2010 (1):  34-35.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14
    摘要 ( 267 )   PDF(245KB) ( 60 )  
    目的探讨侧脑室后脚周围白质营养不良影像学改变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临床特征。
    方法对80例侧脑室后脚周围白质营养不良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80例侧脑室后脚周围白质营养不良的脑瘫患儿中,痉挛型62例(77.5%),语言发育障碍56例(70.0%),智力低下45例(56.3%)。
    结论脑瘫患儿影像学表现为侧脑室后脚周围白质营养不良的在临床上以痉挛型为多见,主要并发症为语言发育障碍及智力低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拔伸点穴法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足部畸形42例疗效观察
    张程,王雪峰
    2010 (1):  36-37.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15
    摘要 ( 231 )   PDF(236KB) ( 77 )  
    目的通过观察拔伸点穴法改善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足部畸形的疗效,进一步探讨拔伸点穴法的治疗机制。
    方法对42例12~36个月痉挛型脑瘫患儿足部畸形应用拔伸点穴法进行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患儿足部畸形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后患儿足部畸形改善明显,总有效率90.5%(38/42)。
    结论拔伸点穴法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足部畸形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家论坛
    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药序贯治疗
    成华,徐明扬,施品英
    2010 (1):  38-39.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16
    摘要 ( 257 )   PDF(312KB) ( 76 )  
    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探讨儿童哮喘缓解期的防治方法,以达到对哮喘的控制。在儿童哮喘缓解期,采用中药颗粒、中药敷贴、中药膏方进行序贯治疗。开展“儿童哮喘之家”活动。对哮喘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和管理。中药固本防喘颗粒具有益气补肺、健脾化痰、固肾纳气的作用,可增强体质,预防哮喘发作;中药贴敷,使药力循经络直达脏腑,激发人体阳气,从而起到通络活血、止咳平喘、调和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健儿强身膏经动物实验证明能增强机体对抗原的抵抗能力,有效改善哮喘的气道反应,并对多种炎性介质具有显著调控作用。中医治疗哮喘着眼于整体观念,重视发挥人体的潜能,采用中药内服外治,扶正固本,从而使患儿逐步摆脱哮喘的发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思路
    刘乾生,郭倩
    2010 (1):  40-42.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17
    摘要 ( 312 )   PDF(417KB) ( 156 )  
    本文主要从过敏性咳嗽发病机制上探讨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所在,总结过敏性咳嗽在中医药治疗上的研究思路及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特长,注重过敏性咳嗽缓解期的治疗,通过中医辨证采用多途径、多环节的综合治疗,以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从根本上控制本病的发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发性抽动症从肝肺论治
    冯振娥,王剑锋
    2010 (1):  42-4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18
    摘要 ( 255 )   PDF(301KB) ( 72 )  
    根据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表现,本文认为其病因病机主要与肝风内动、肺阴不足有关;治疗从肝肺入手,以滋阴熄风、养阴润肺为主;在护理方面亦强调顾护肝肺,注重调理情志、预防感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期论治小儿厌食
    崔瑞琴
    2010 (1):  44-45.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19
    摘要 ( 212 )   PDF(298KB) ( 71 )  
    小儿厌食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不积极治疗常可导致其他病症的发生,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较大的经济、精神负担。近年来其发病有增高趋势,引起中西医儿科医师们的关注。中医辨证治疗不但疗效肯定,而且具有较好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积极推广。本文依据笔者临床经验总结,结合理论学习心得,提出治疗小儿厌食当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观点,宜分期论治。新病患儿宜健脾气,醒脾助运;久病患儿则宜注重养脾阴以助脾运。若一味予温补,多有贻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伤寒论》中咳喘的辨证与治疗
    蔡建新
    2010 (1):  46-48.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20
    摘要 ( 233 )   PDF(372KB) ( 74 )  
    《伤寒论》中对不同原因所致的咳喘(包括短气、不得息),有精辟的论述和行之有效的治法,这些内容实为临床防治咳喘的指南,本篇总结了其中咳喘的辨证与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防哮颗粒对哮喘缓解期模型大鼠气道炎性损伤的预防作用
    邢向晖,陈鲁,宋惠霄
    2010 (1):  49-5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21
    摘要 ( 263 )   PDF(366KB) ( 103 )  
    目的探讨防哮颗粒对哮喘缓解期气道炎性损伤的防治机制。
    方法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药理学实验室制作哮喘缓解期大鼠模型,观察防哮颗粒浓缩液灌胃后对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4、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和IgE的影响,并与中药对照组(固本咳喘片)、西药对照组(酮替芬)比较。
    结果防哮颗粒能降低哮喘缓解期模型大鼠血清中嗜酸性粒细胞、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4和免疫因子IgE的水平,且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防哮颗粒可抑制模型大鼠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故对哮喘缓解期模型大鼠气道炎性损伤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名医经验
    刁本恕主任医师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1例验案分析
    刁灿阳,刁本恕
    2010 (1):  52-5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22
    摘要 ( 201 )   PDF(275KB) ( 66 )  
    本文通过一个典型病例进行详细分析,介绍了刁本恕主任医师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经验。提出对小儿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必从其生理特点入手,对出现的病情变化严密观察详细分析,作出合理的药物或剂量调整,并注意后期的调护,防止疾病复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刁本恕主任医师治疗小儿暑温高热经验浅探
    房明东
    2010 (1):  53-55.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23
    摘要 ( 288 )   PDF(447KB) ( 130 )  
    小儿暑温高热起病急,病情重,传变快,医者常感措手不及。刁本恕主任医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深谙先贤及恩师王静安之治热心法,胆识独具,数法并用,效如桴鼓。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刘弼臣教授临床应用麻杏石甘汤的经验
    吴力群
    2010 (1):  56-58.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24
    摘要 ( 250 )   PDF(397KB) ( 405 )  
    刘弼臣教授从事临床医疗68年,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善长应用经方治疗儿科疾病。本文简要介绍刘弼臣教授应用麻杏石甘汤化裁治疗小儿肺热咳喘证、痰热哮喘证、失音证、尿频、荨麻疹的经验,并各列医案1例,以资佐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王素梅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小儿咳喘经验撷萃
    陈自佳,杨蕾,王素梅
    2010 (1):  58-59.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25
    摘要 ( 253 )   PDF(268KB) ( 74 )  
    辛开苦降法是中医一种常用的、独特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各种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虚实互见的病证。导师王素梅教授在多年临床中,从小儿的生理特点出发,将其应用于小儿咳喘等症,在治疗外感疾病的同时注重调理脾胃,升清降浊,颇见疗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研究
    扶正化痰活血煎剂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88例回顾性分析
    周莹,王玉君,史艳萍
    2010 (1):  60-6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26
    摘要 ( 213 )   PDF(248KB) ( 80 )  
    目的分析8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特点,观察扶正化痰活血煎剂的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调查8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微量元素、免疫功能、幽门螺旋杆菌系列、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病原学等检测结果;并运用正化痰活血煎剂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
    结果88例患儿显效44例,有效23例,无效21例(均不能坚持服药),有效率78%。
    结论扶正化痰活血煎剂口服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明显缩短病程,治疗效果良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食物不耐受与血清中IgG的关系
    缪美华,邵雪君,朱宏
    2010 (1):  62-64.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27
    摘要 ( 368 )   PDF(273KB) ( 145 )  
    目的探讨儿童食物不耐受的病因机制。
    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半定量检测710例临床疑似有食物不耐受症状的住院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分析不同食物不耐受源在研究群体中的分布;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血清总IgG抗体,研究其与食物不耐受敏感度的关系,分析其在不同食物不耐受阳性组间的水平差异。
    结果研究对象中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蛋清/蛋黄最高,达72.8%(517/710);牛奶其次,阳性率为41.4%(294/710);鳕鱼阳性率为15.2%(108/710);蟹阳性率为13.4%(95/710);2种以上食物不耐受阳性率在所研究群体中的占比达52.7%,总IgG与食物不耐受累计敏感度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3种以上食物不耐受同时阳性时,总IgG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种和2种食物不耐受阳性组与阴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所调查儿童群体中食物不耐受以鸡蛋、牛奶为主,其次为水产海鲜。检测食物特异性IgG、血清总IgG,对了解食物不耐受现象,判断产生不耐受的食物品种,制定饮食计划,禁食或少食不耐受食物,改善病症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5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型分析
    郭双子,李荣辉,潘璐
    2010 (1):  65-67.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28
    摘要 ( 212 )   PDF(373KB) ( 76 )  
    目的研究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发作期患儿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方法通过对国内外1994/2008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了解本领域研究现状,总结其中医证型的文献分布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临床调查问卷,通过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采集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基本信息,以方差分析、频数统计等方法,归纳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结果对150例适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调查显示,统计结果依次为气阴两虚型47例(31.33%),肺脾气虚型42例(28.00%),积滞蕴热型31例(20.67%),脾虚肝旺型15例(10.00%),脾肾两虚型6例(4.00%),肺气虚5例(3.33%)。
    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发作期以气阴两虚型、肺脾气虚型、积滞蕴热型为常见辨证分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年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对比分析
    高晓宇,马文艳
    2010 (1):  68-70.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29
    摘要 ( 290 )   PDF(319KB) ( 277 )  
    目的分析婴幼儿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的异同点。
    方法回顾分析113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患儿临床表现、血常规、肺炎支原体IgG抗体、酶学指标及尿蛋白、X线表现及肺外表现。
    结果113例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婴幼儿54例(47.8%),儿童59例(52.2%),其中肺外表现婴幼儿8例(7.1%),儿童44例(38.9%);干啰音婴幼儿36例(66.7%),儿童24例(40.7%);湿啰音婴幼儿48例(88.9%),儿童44例(74.6%)
    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病,儿童比婴幼儿易出现肺外表现,肺部体征婴幼儿重于儿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短波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202例疗效观察
    吕秀霞,张宛夏,潘永珍
    2010 (1):  70-7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30
    摘要 ( 194 )   PDF(231KB) ( 105 )  
    目的观察短波佐治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
    方法将30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100例与观察组202例,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体温稳定后加用短波治疗5 d,比较其疗效。
    结果观察组支气管肺炎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短波辅佐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具有安全、方便、无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等优点,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铅中毒中医证型的现代文献研究
    薛征,马融,张喜莲
    2010 (1):  72-7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31
    摘要 ( 273 )   PDF(227KB) ( 76 )  
    目的探讨铅中毒的现代文献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方法检索近18年有关铅中毒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或治疗的文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的频数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总结出铅中毒的中医证型为11组,各证型的构成比按频数从高到低依次为:肝脾不和455例(19.6%),脾胃虚弱444例(19.1%),湿热内蕴402例(17.3%),肝肾阴虚230例(9.9%),无症状型179例(7.7%),气血两虚160例(6.9%),肾阳虚119例(5.1%),心脾两虚115例(5.0%),痰火扰心111例(4.8%),大肠热结91例(3.9%),肺脾气虚18例(0.8%)。
    结论现代文献中铅中毒中医证型以肝脾不和型、脾胃虚弱型最常见,湿热内蕴型、肝肾阴虚型、无症状型次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睾丸畸胎瘤13例分析
    曹阳,王冰
    2010 (1):  73-74.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32
    摘要 ( 212 )   PDF(219KB) ( 75 )  
    目的探讨小儿睾丸畸胎瘤的高频超声表现及超声在小儿睾丸畸胎瘤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13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睾丸畸胎瘤的高频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睾丸畸胎瘤的超声诊断特点。
    结果本组病例肿物内部声像图表现主要分两型:囊性伴分隔型及囊实混合回声型,其中内伴多个强回声光团或光斑者占大多数,为小儿睾丸畸胎瘤的特异性声像图表现。
    结论高频超声由于其分辨力高,可清晰显示小儿睾丸肿瘤内部回声特点,且方便、快捷、无创伤,对小儿睾丸畸胎瘤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预防性应用沐舒坦对早产儿的影响
    肖会霞,马凯,宋华东
    2010 (1):  75-76.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33
    摘要 ( 260 )   PDF(233KB) ( 93 )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沐舒坦对早产儿的作用。方法180例早产儿按投掷硬币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98例,对照组8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沐舒坦30 mg/(kg·d),用注射用水或10%葡萄糖稀释后,每6 h静脉注射1次,1 d后改为15 mg/(kg·d),应用4 d,发生呼吸暂停者给予氨茶碱治疗。结果在生后1周内曾发生呼吸暂停观察组共有18例(18.38%),对照组共有52例(63.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12,P<0.01)。两组开始能耐受经胃管喂养的时间及开始自行吸吮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1.06,P>0.05)。两组出生体质量下降至最低值日龄及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日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1.02,P>0.05)。观察组平均用氧时间为(6±3)d,与对照组(10±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01)观察组因频繁呼吸暂停需机械通气比例(2.65%)与对照组(1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沐舒坦能降低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缩短用氧时间,降低需要使用呼吸机早产儿的比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炎琥宁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风疹疗效观察
    于滨,王春美
    2010 (1):  77-78.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34
    摘要 ( 240 )   PDF(243KB) ( 87 )  
    目的探讨炎琥宁氯化钠注射液的疗效。
    方法将179例风疹患儿按随机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分别为(3.24±1.24)d和(4.55±1.75)d;住院时间分别为(5.20±1.82)d和(7.62±1.62)d,观察组的发热皮疹和浅表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症状的消退时间和总病程均明显降低(P<0.05)。
    结论炎琥宁氯化钠注射液治疗风疹患儿疗效满意。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89例常规治疗,观察组90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静脉滴注炎琥宁氯化钠注射液6 mg/kg,每日2次静脉注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炎110例临床分析
    方军,聂朝红,杨丽萍
    2010 (1):  78-79.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35
    摘要 ( 211 )   PDF(279KB) ( 104 )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小儿哮喘型肺炎的疗效。
    方法将110例患儿根据临证酌情使用中药、西药、对症、强心、镇静等综合治疗,疗程7~12 d。
    结果显效31例,有效7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哮喘型肺炎疗效显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咳嗽的中药外用体会
    丁申,边逊
    2010 (1):  80-8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36
    摘要 ( 241 )   PDF(253KB) ( 78 )  
    目的总结西药口服、中药外用的联合治疗方法运用于小儿慢性咳嗽的治疗体会。
    方法对35例小儿慢性咳嗽中以过敏性咳嗽病因为主的患儿运用西药氯雷他定颗粒口服,中药免煎颗粒配方外用泡脚治疗5 d,评定疗效。
    结果35例中显效27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
    结论西药口服加以中药外用共同治疗慢性咳嗽的疗效肯定,方法简单,经济实用,患儿与家长容易接受,建议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一次性注射针头行小儿脊椎棘突骨髓穿刺29例分析
    黄玉柱,杨惠泉,陈红,石佑根,高奎武
    2010 (1):  81-82.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37
    摘要 ( 267 )   PDF(266KB) ( 71 )  
    目的探讨一次性注射针头进行小儿脊椎棘突骨髓穿刺的临床应用。
    方法对29例年龄8 d至13岁的患儿,用一次性5 mL干燥注射器带有的7号注射针头,在腰椎2~4脊椎棘突进行骨髓穿刺检查。
    结果28例脊椎棘突骨髓穿刺操作顺利完成,骨髓标本符合要求;仅1例操作不顺利。均无局部出血及感染发生。依据骨髓标本检查结果诊断:疟疾2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缺铁性贫血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感染性骨髓象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伴缺铁性贫血1例;单纯性感染性骨髓象7例;有核细胞增生低下3例;其他骨髓象6例。
    结论一次性注射针头行脊椎棘突骨髓穿刺的操作安全、简便易行、损伤小,骨髓标本符合要求,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患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补肺止喘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唐宇轩,周群
    2010 (1):  83-84.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38
    摘要 ( 279 )   PDF(260KB) ( 65 )  
    目的观察小儿补肺止喘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方法1 020例患儿在冬季哮喘缓解期服用小儿补肺止喘膏(本院制剂室按专利配方配制),服用1个疗程(81 d)。对治疗有效但未完全控制症状的及治疗好转的患儿在第2年进行第2疗程治疗。
    结果治疗2个疗程,总体有效率达到了94.31%(962/1 020),哮喘完全控制率达到74.61%(761/1 020)。
    结论小儿补肺止喘膏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良好,副反应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复方地芬诺酯中毒32例临床分析
    曹梅
    2010 (1):  84-85.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39
    摘要 ( 227 )   PDF(282KB) ( 49 )  
    目的分析小儿复方地芬诺酯中毒的救治与预防。
    方法对32例复方地芬诺酯中毒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断、实验室检查、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除1例超量误服患儿死亡外,其他患儿均抢救成功,纳洛酮治疗的疗效满意。
    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及时应用纳洛酮是抢救复方地芬诺酯中毒成功的关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法莫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祁丽鸿
    2010 (1):  86-87.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40
    摘要 ( 264 )   PDF(226KB) ( 62 )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疗效。
    方法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抗过敏、抗氧化、抗凝、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治疗,观察组34例在此治疗基础上采用法莫替丁治疗。应用法莫替丁3~4周,观察紫癜、腹痛及关节症状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33/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22/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法莫替丁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慢性鼻鼻窦炎合并反复下呼吸道感染60例临床分析
    邵昕
    2010 (1):  87-88.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41
    摘要 ( 251 )   PDF(244KB) ( 78 )  
    目的探讨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与慢性鼻鼻窦炎之间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以反复下呼吸道感染为主要表现而无典型鼻部症状的慢性鼻鼻窦炎患儿的诊治过程。
    结果慢性鼻鼻窦炎经治疗好转后,随访1年,其中46例(76.7%)患儿每年下呼吸道感染发生<2次。
    结论小儿慢性鼻鼻窦炎与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关系密切,临床应予以重视,积极正规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对减少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作用明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40例临床分析
    刘永生
    2010 (1):  89-90.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42
    摘要 ( 220 )   PDF(230KB) ( 63 )  
    目的探讨小儿鼠伤寒沙门菌临床发病及用药问题。
    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小儿鼠伤寒沙门菌病例。
    结果本组40例小儿鼠伤寒沙门菌病例经抗生素及其他治疗,治愈率65%(26/40)。
    结论小儿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以婴幼儿多见,无明显季节性,本病属自限性疾病,应恰当、合理地应用抗生素,同时医院内交叉感染问题值得引起重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生儿出血症24例临床分析
    王福玲
    2010 (1):  91-91.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43
    摘要 ( 238 )   PDF(120KB) ( 81 )  
    目的提高对新生儿出血症的认识、诊断和治疗,防止后遗症。
    方法分析24例新生儿出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愈21例,死亡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例。
    结论防治新生儿出血症关键在于医生对本病的全面深刻认识,及时应用维生素K1起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教学研究
    中医儿科授课与带教相结合教学量化管理探索——学生课间实习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郑军,朱丽娜
    2010 (1):  92-93.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44
    摘要 ( 212 )   PDF(251KB) ( 49 )  
    中医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应用科学,医学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以致用。中医教学临床课间实习作为中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中医临床思维能力、适应社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此笔者对中医儿科教学授课与学生课间实习的有机结合进行了探索,尝试了学生课间实习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摸索教学客观评价与监督机制的结合,以更好的保障中医儿科教学实习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护理
    防止婴幼儿保留灌肠药液排出体外的护理体会
    徐艳梅,武全菊
    2010 (1):  94-94.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45
    摘要 ( 245 )   PDF(129KB) ( 78 )  
    目的探讨婴幼儿保留灌肠时防止药液排出体外的护理方法。
    方法20例患儿在保留灌肠前均排空肠腔,摆放合适的体位,灌肠时插管至一定部位,保持药液温度39~41 ℃,并缓慢的推注药液。
    结果18例药液未排除体外,2例药液排出体外,有效率90%。
    结论婴幼儿保留灌肠时,针对排空肠腔、体位摆放、插管及推药等环节采取一定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药液排出体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例报告
    小夹板加U形石膏托治愈2个月婴儿肱骨干骨折1例报告
    付荣辉,徐政,熊训斌
    2010 (1):  95-95.  doi: 10.3969/j.issn.1674-3865.2010.01.046
    摘要 ( 279 )   PDF(109KB) ( 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